电气火灾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

王开富
2021-10-04

  摘要:通过对我国电气火灾的现状分析,探讨了电气火灾发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了我国规范对电气防火的有关规定存在的问题,对现有规范修改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北京电气检测公司专项资质从事电气防火检测及消防设施检测,提供消电检报告,北京天一电消检测壹级资质,可承接全是各种类型建筑的电气防火检测、临时活动检测、酒店宴会、发布会以及各种展览、会议场所的消防检测,并出具消防检查验收所需的检测报告。消防技术规范对电气防火的规定。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用电日益增多,由此而引发的电气火灾亦日趋严重。火灾统计资料表明,1993年全国十大火灾有半数是电气原因引起的;1994年违反电气操作规程和违反安全规定引起的火灾17055起,其中电气火灾10583起,占火灾总数的43.49%;而1984年只占总数的22%,平均每年以8.7%的速度递增,其中违反电气操作规程引起的火灾从1992年以来一直位居**因此,电气防火工作是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

  

  二、电气火灾居高不下的社会原因

  

  电气火灾居高不下虽然与社会生产、生活中大量电气设备的使用分不开,但也与电气防火工作存在的诸多缺陷有着一定的联系。表面看电气火灾原因多为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以及漏电、电火花和电弧等,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1)我国消防技术规范对电气防火的限制条文太少。目前一些通用技术规范仅有很少几条涉及到,而没有将其作为重要一章予以规范,从而造成消防监督工作者在工程防火审核、工程消防验收、防火监督检查中很少予以关注。

  

  (2)社会对电气安全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我国现行的电力主管部门是电力公司,电力公司的行政功能已基本没有,事实变成一个企业。而现行的供电模式是:电力公司负责架设用电线路到用户变压器前,而变压器后的用电由用户自行负责,因而造成没有明确单位对用户的电气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与管理。

  

  (3)广大群众缺乏电气安全常识,造成大量用户的电气设计、施工、使用中存在诸多隐患。一是在一些城市中的小工厂、小娱乐场所、小饭店、小旅馆等场所普遍存在电气安全隐患,这也是近几年火灾爆发的集中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3月第z5卷增刊地。这些场所大部分是个体企业或私人承包经营户,为了节省前期投入资金,大部分均没有进行正规电气设计,也极少请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电气安装施工,更有甚者根据使用场所的需要随意拉接用电线路;二是大部分使用者缺乏应有的电气安全常识,往往违规操作造成火灾事故,甚至一些安全监督工作者也缺乏应有的电气安全常识,在安全检查中很难发现电气安全隐患。

  

  三、我国消防技术规范对电气防火的规定

  

  (1)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工程的电气防火设计仅有两节14条,其中仅涉及到消防电源、消防用电设备的线路敷设、火灾事故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及照明灯具等,专项提出电气防火保护的有第1o.2.1条: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1.2倍。但35kV以上的电力架空线与储量超过200m³I。的液化石油气单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Om。第10.2.2条、第10.2.3条提出电力电缆与配电线路的防火保护。第10.2.4条、第10.2.5条提出照明灯具的防火隔热保护。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电气防火设计的规范性条款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似,涉及内容较少,仅有12条,其中只涉及到消防电源、消防用电设备的线路敷设、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照明灯具的防火隔热保护措施。

  

  (2)我国的其它有关专项规范对电气防火的要求。比如《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中有2条: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以及照明灯具和灯饰装饰材料的限制等。《石油库设计规范》专门有一章电气装置,共分三节。**节供配电,主要有供电电源,配电线路和电器防爆;第二节油罐防雷;第三节防静电接地。

  

  四、我国电气防火安全规范存在的问题

  

  通过归纳分析,我国现有的消防技术规范对电气防火没有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造成现实中的电气火灾隐患较多。

  

  4.1电气防火规范涉及的电气防火内容不全电气防火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应涵盖用电电源、用7电线路和电器设备。

  

  (1)用电电源不仅是消防电源,还应包括普通电源。用电电源应规定其可靠性和不存在过负荷现象。

  

  (2)用电线路的防火安全应包括:用电线路的防火间距、穿管、连接、线材等的选择,线路敷设形式、用电线路的防火保护等。

  

  (3)电器设备的防火安全应包括:电器设备的选型、负荷容量、电器设备与线路的连接、电器设备本身的防护、安全间距等。

  

  4.2电气防火规范未对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加以限制

  

  电气安全工程是一项专业的工程,它的设计、施工和维修及监督管理应该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然而,在现实中,因没有管理条款,无证设计、施工和维修较为普遍,给电气使用带来了诸多隐患。

  

  (1)因涉及到投资成本问题,许多工业、民用建筑的电气工程没有专业的设计与施工,特别是一些改建、装修工程,比如中小型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场所等,有的仅凭使用者的主观意愿进行随意拉接,有的是个别电工根据经验进行设计和安装,因规范没有严格规定,许多无证设计、施工的电气工程均通过了消防机构的审核和验收。

  

  (2)电气工程的维修质量好坏是预防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对电气安全维修管理没有强制性规定,一些较具规模的单位能根据需要配备专职维修电工,而大部分单位和场所均不配备电工,即使配备了专职电工的单位,有的电工对本单位的电气设备的情况不十分了解,造成维修质量的低劣,甚至会因为一些电工的电气防火安全常识的欠缺而引发火灾。

  

  (3)消防监督机构的监督人员以及企业单位的安全人员对电气防火的安全知识掌握不够,在日常的监督检查中不能发现电气安全隐患。

  

  (4)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中介机构对电气防火安全检测重视程度不够。公囘安部第61号令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对本单位的电气安全进行检测,但是该工作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因竞争、资金等问题,电气检测机构很少能严格按要求对单位的电气安全进行检测,有的只是走过场,甚至形成单位拿钱买电气安全检测合格证的现象。

  

  五、对电气防火规范修订的几条建议

  

  做好电气防火安全工作,首先应从源头上把好关,补充完善技术规范中的电气防火强制性条款,使得电气防火工作更趋规范化、合理化。

  

  (1)组织制订《电气防火设计规范》。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其它专项技术规范中对电气防火的条款进行汇总,制订《电气防火设计规范》。应从电气防火的设计、施工、维修和管理上加以限制,具体电气防火技术可以从用电电源、用电线路敷设、用电设备等方面予以规定,从而增加电气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

  

  (2)补充、完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电气防火设计条款,增加非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路敷设及用电设备的防火技术要求,如什么线路应穿什么管保护,什么线路的连接应采取什么方式等,真正做到用电电源可靠、线路敷设安全,电器设备故障不引发火灾。

  

  (3)以公囘安部令的形式颁布《电气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切实加强电气防火设计、施工、维修和管理工作,杜绝电气防火中的不规范行为。消防技术规范对电气防火的规定,北京电气检测专职从事消防检测和电气防火检测,并提交物业及消防部门检查验收所需的消防检测报告,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及消防设施安全检测资质壹级,可接受各类建筑的电气检测及消防设施检测、临时活动舞台检测,具备灭火器年检维修充装检测资质,厂家直营各类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六、结束语

  

  电气防火工程应是火灾预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气防火工作也是符合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电气防火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火灾发生的绝对数,电气防火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真正完善电气防火管理体系,切实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